第683章 陶侃 刘伯温_争霸万朝:开局获得赵云模板
优书网 > 争霸万朝: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> 第683章 陶侃 刘伯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83章 陶侃 刘伯温

  第683章陶侃刘伯温

  “湖州这里你们不用担心,我会向官家请旨,抽调兵马北上支援!”

  虞允文沉声说道。

  对于临安来说,湖州便是北面的战略要地,一旦湖州和嘉兴失守,那么夏军就能兵临都城,到时候宋朝想要继续存续,就要和朱元璋一样,选择改换根基。

  把临安当做纯粹的北面军镇,把都城南迁。

  距离大夏越远越好。

  反正南面的土地没有什么强敌,绍兴、金华、温州、处州……这些地方山林虽然多了一点,但也有大片的土地和百姓。

  这些地方没有过于强势的势力,正适合大宋转移。

  这时候。

  虞允文心中已经有了这样的念头,如果没有其他选择,就如原历史中金国南下想要覆灭大宋一样,他一定会誓死抵抗。

  但现在的情况是夏军刚刚攻灭大明,收纳了大片疆土,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,而宋军只要把湖州和嘉兴守住,给临安一段时间。

  等大宋把核心根基慢慢转移到南面,嘉兴和湖州即便是舍弃也无妨。

  南面的土地和北面可不一样。

  杭嘉湖是一块大平原,几乎无险可守,而南方山林众多,险要的地方多不胜数,只要谨守关隘,大宋就能有积累实力,重新振作的机会。

 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,大宋真正能做主的还是赵昚,只有赵昚下定决心,才能按照虞允文的计划行动。

 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挡住夏军的进攻,尽可能的守住湖州和嘉兴。

  ……

  韦睿所率领的主力大军还有江东行营的兵马,士气非常高,在主动出击之后,一路高歌猛进,在极短的时间就兵临湖州和嘉兴城下。

  虞允文和韩世忠的大军,只能依靠城池坚守。

  两地距离临安不算太远,若是快马加鞭,几天时间就能赶到。

  所以两地的激战,引起了临安的强烈不安。赵昚不断召见赵鼎等人商议对策,但面对大夏的碾压实力,他们怎么商议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。

  最后只能做出坚守湖州嘉兴的决定。

  并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在民间募兵,抽调南面城池的兵马北上支援。

  大明和南宋,本身便是唇亡齿寒的关系。

  现在明军一败,宋军上下顿时深深理解了这句话。

  在东南爆发大战的时候。

  王景已经返回了金陵。

  对于大夏来说,东南方面的大战,已经不再属于全力以赴应对的国战,王景每天只要了解到最新的战况,做到心中有数即可。

  “现在最让朕头痛的,就是原东晋的疆域……原来的世家豪族被朱元璋清理大半,但明军人手有限,只能控制城市周边的郊野,更远的村镇乡野,无力涉足!”

  “这些地方,新滋生出了大量的地方豪强,还有明军战败后,各地民乱和乱兵此起彼伏,许多兵卒逃入山林,占山为王……这些事情,必须要尽快处置!诸位卿家,你们说该当如何处置?”

  金陵皇宫内。

  王景看着傅友德送上来的奏报,轻轻的捏了捏太阳穴。

  此时用来议事的殿内,有高熲、张居正,以及从扬州赶来的沈翼、步骘、汪广洋、苏威等人。

  政务省、枢密省的核心重臣,一起商议大夏随后的策略。

  在商议之前,王景先提起了宣城的后续处置事宜。

  步骘说道:“禀陛下,这些可以按照前例,先设行省、府县,然后分派大军扫荡全境,然后派遣官吏治理即可。”

  “所谓的地方土豪、乱兵、山贼,在我朝大军面前,不过瓦砾而已!”

  沈翼、苏威、汪广洋等人也点头称是。

  就如步骘所言,以大夏王朝现在的实力,这些事情根本不是事。随便派出一支兵马就能碾压。

  王景说道:“朕头痛的不是这点,而是设立行省之后,该让何人担任行省主官,各地的知府、知县以及村镇的官吏,又该如何补充?”

  “拿下金陵周边之后,周边的城池村镇,就已经安置了不少官吏。”

  “从扬州抽调的人才,填充到宣城等地,只能说勉强……”

  “而我军还在不断的攻城掠地,收编城池军队,若是没有足够的可靠人才梳理官治,我朝的根基就稳定不了!”

  听到这些话,众人才明白王景的意思。

  陛下这是想要再抽调一批官吏,要是没有足够的官吏,那就暂缓攻势……

  夏军能不断扩张,有今天这样的实力,根本原因是什么?

  还不是因为堪比秦汉时期的动员能力。

  王景只要一声令下十抽一也能抽调出七八百万的大军。而明军和宋军,想要扩军难度比大夏大了好几倍。

  皇权下乡,以及动员能力,就是王景一直坚持的根本。

  若是做不到这点,大夏的根基就会动摇。

  到时候对地方的掌控力下降,那大夏和其他王朝还有什么区别?又如何保持强横庞大,碾压一切的雄浑实力?

  步骘、高熲和张居正听明白了王景的意思,神色微微变化。

  而沈翼、汪广洋的反应慢了不少。只以为王景说的是官吏不足。当然他们想的也没有错,只有对大夏忠心的官吏够多,王景所坚持的根本就不会动摇。

  “如今我军拿下金陵,又击败明军,有一统江南之势,不如以此为由,再开恩科,只要是我军控制的疆土,读书人都可来考!”

  “尤其是金陵和宣城的读书人,只要恩科一开,士子必然归心。民间的纷乱至少能减大半!考出来的举人进士,也能补充官吏的缺口。”

  张居正出言说道。

  “张先生说的不错,官吏不足,可以再开恩科!”

  沈翼立即赞同。

  然后补充道:“还有陛下之前提起的伤残士卒的安排,可以把这些兵卒进行选拔,也安排到金陵、宣城等地。”

  “嗯,这些都是好办法,恩科的事情,你来主持,礼部尚书一旁辅助,等宣城等地粗略平定之后就立刻去办!”

  “对了,当初侵吞金陵周边土地,城内府邸田舍的降臣,可以开始梳理了,不过不要株连,只要惩治为首之人即可!毕竟他们多少有些功劳!”

  王景说道,想到了进入金陵时的事情,顺手把这件事交给张居正。

  相信他能把这件事解决的很好。

  高熲微微感叹,说道:“如陛下所言,只有把攻占的疆土消化,才能维持我军的根基,既然如此,那给韦睿和江东行营,就不能南下太快了!”

  “还请陛下传令,让两支兵马维持和宋军对峙的情况即可,不必急着攻陷嘉兴和湖州!”

  “这两地若是丢失,宋军必然狼狈南逃,我们反而要分出精力去收拾宋军留下的烂摊子,还要接收宋军的中下层官吏……有些得不偿失!”

  对于大夏来说,明军溃败之后,宋军就是一个随时可以摘取的果子。

  早点摘,就必须要尽快吃掉。

  要是无法吃下消化,果子就会烂掉。

  若是晚点摘取,反而能给大夏带来更多的活力和营养。

  “昭玄所想,和朕相同!朕亲自写一封书信,和军令一起传到长兴……”

  王景面上露出满意之色。

  “对了,金陵和宣城若是设立行省,该如何设立,诸位可以畅所欲言!”

  沈翼当即说道:“原东晋的疆土,也就是宁国和广德两地,可以合并为宁德行省,至于金陵,可设为京兆府。以京兆尹治之。”

  按照历史上大明的疆域划分,神州世界东晋的疆土,的确是宁国和广德全境,以及徽州府的一部分土地。

  合并之后,面积上已经达到了行省的层次。

  “宁德行省……名字不错,就如爱卿所言!”

  王景也没有犹豫。

  既然已经决定设立行省、府县。行省的名字无关紧要,重要的是行省的三大主官,也就是布政使、指挥使和按察使。

  王景想了片刻,心中回想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。很快做出决定。

  “便以章惇为宁德行省布政使,秦彦辉为行省卫指挥使,杨缜为按察使……给他们一个月时间,时间到了即刻上任!”

  张居正听着这些,行云流水的写了敕令诏书。

  王景直接拿起印玺,在上面重重盖了一下。刚出炉的宁德行省三大主官,便全部成型。

  当然,设立行省并不是嘴皮子上下一哆嗦就完了。

  随后还有府县的设立,边界的划分,粮草物资的支持,兵马的驻扎……事情多不胜数。

  即便是沈翼、汪广洋这些只管大略的大学士,也要为此忙碌一阵。户部、吏部、兵部、工部……各部的官吏,更是要忙的飞起。

  “还有京兆尹……暂时没有很好的人选,先让胡宗宪负责金陵的民政,若是做得好,朕也不吝提拔!”

  王景很快就把民政方面的事情处理完毕。

  他麾下名臣听起来不少,如张居正、谢安,都是历史上一等一的名臣、丞相。

  不过他们越是有名,王景用起来就越是不方便。

  这种名臣,未来必然是六部尚书和三省重臣,如此才能人尽其用。

  但重用之前,他们的所思所想,也很重要。

  就如谢安。他的能力很不错,名声也很大,但他是魏晋时期世家势力处于巅峰时的代表人物,本身便代表着世家门阀的色彩。

  王景要是让谢安返回宁德行省,岂不是对所有人说,大夏并不禁绝门阀,支持门阀势力复辟?

  王景当然没有这样的意思。谢安这种聪明绝顶,对政治非常敏感的人,也不敢这么做。

  但别人可不会这么想。

  所以。

  在陈郡谢氏没有彻底融入大夏之前,王景宁愿把谢安挂在国子监祭酒这种听起来无比清流,实权却不大的位置上。

  至于张居正……他现在的职位没有人能代替。王景也需要他跟在身边,替自己参考全局。

  “谢安不方面用,陶侃倒是不错!”

  “他出身不算太高既能治理地方,安抚百姓,也能带兵剿匪,处理军务……正好朱标离开宣城的时候没有带上他!”

  “等他来到金陵,先召见他看看对方的态度,若是愿意效力,就让他返回宣城辅助章惇……”

  王景心中暗自想着。

  想要尽快的平定宣城等地,也不一定需要谢安。

  当初和谢安同朝为官的陶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  陶侃是真正的寒门出身,能在东晋这种门阀当道的时期崛起,绝对是一个无比励志的故事。

  他还是位列武庙的名将之一。

  不过王景更看重的,还是他的治政和平定地方的能力。

  ……

  在王景想到陶侃的时候。

  他已经跟着镇江行营的一部人马来到了金陵附近。

  由于接收金陵的时候,并没有发生大战,金陵城内的街坊以及城外的村镇,并没有遭到破坏,等到局面稳定后,金陵立刻复苏。

  并且随着大江渡口的逐渐放开,金陵变得越发的繁华,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顺着运河南下,原来在泗洪、扬州的文武家眷,还有富商豪族,都选择在金陵安家置业。

  “好热闹!”

  在靠近金陵的时候,金陵城门外面道路的两旁,有不少的百姓在道路两旁叫卖,各型各色,大量的百姓、士子在城门进出。

  跟着夏军兵卒来到金陵的陶侃注意到,这些百姓的脸上,没有多少悲伤和恨意。

  这让他心中有些惊奇。

  金陵毕竟是明军的根本,明军在这里经营了多年,朱元璋父子也是明君,治下百姓过的应该不错,怎么明军覆灭之后,金陵的百姓却太多悲伤和感念?

  陶侃虽然是名臣名将,却没有当过君主,自然没有悟透民心似水,随时能够变化。

  百姓大多数的时候是愚昧的,只要让他们吃饱饭,再给一点好处,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……

  不远处,一辆云车上。

  两个读书人打扮的男子也在观察金陵的情况。

  这两人便是刘伯温以及他的好朋友叶琛。

  在听到朱元璋陨落,明军覆灭的消息后,刘伯温终于下定了决心,和叶琛一起来金陵,近距离的观察大夏的情况。

  毕竟,耳听为虚眼见为实。

  在得到确定后,两人才会投奔大夏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oushu9.cc。优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youshu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